第32章 暗网

四月的中旬,申城的天色开始明亮得过分。

黄浦江边的风湿润而轻,吹得行道树枝头的柳叶一天比一天舒展。

街角的咖啡店推出了春季限定的抹茶拿铁,浅绿色的奶沫打在透明玻璃杯里,像春天不小心洒进了人的手心。

街道上行人步伐快了起来,连餐厅外揽客的服务生都比冬天多了一点活气。

宋佳瑜从车窗往外望,车子正驶过一段樱花道。

花开得过于密集,粉白色的浪潮像要漫进车厢里。

她抬手合上笔记本电脑,文件里的数字还在眼前晃:SEA 进入的关税模拟、Digitization 仓储试点的第一期报告,以及一份最新的潜在并购对象名单。

上市后的 Song Group,像被推上加速带,一环套一环,连喘息都显得奢侈。

“小瑜,今晚那场 dinner 你确定不去吗?”乔然在电话那端,声音里带着投行常有的冷静,“Morgan 那边会来人。虽然他们不是真正的 stakeholder,但对外印象很重要。”

“我知道。”宋佳瑜轻声回答,“你帮我先挡一下。我今晚要看一份报告。”

“Selene 的?”乔然笑了一下,声音却锋利。

宋佳瑜没有否认。电话那端沉默了一秒,随即换成柔和的语气:“好吧。你别太晚。”

陈知的偶遇开始在春天里频繁起来。

有一次是在公司附近的书店。

宋佳瑜下班后顺手进去翻几本书,转过书架时看见陈知也在。

她手里拿着一本管理学的新书,另一只手还拎着一杯快要凉透的美式。

灯光下,她的眼神克制又安静,像是算准了此刻该出现。

“佳瑜。”陈知点头,声音低,“你也喜欢这本书?”

“随便看看。”

书页在手里翻动的声音轻得像耳语。

两人隔着一排书架,背影重叠在书页的阴影上。

宋佳瑜忽然觉得,空气里多出了一层薄薄的网,看不见,却在她四肢之间轻轻收拢。

另一回是在高层会议结束后的电梯口。

宋佳瑜与几位董事会成员告别,电梯门开时,陈知正好站在里面。

她微微侧身,为她留出一个位置。

电梯下行时,四周安静,只有数字一点点跳动。

宋佳瑜盯着那串数字,感觉身侧的空气被轻轻扰动,不是碰触,却比碰触更明显。

她呼吸一紧,直到电梯抵达一楼,门开,她才走出去。

心脏仍旧乱了一拍。

春天的偶遇并不止于偶然。

宋佳瑜明白陈知的克制,也明白这种克制里暗暗潜伏的热。

它不像冬日的火焰,而像春风,表面温和,实际上能慢慢侵蚀人的骨头。

她开始夜里失眠。

床头的时钟在寂静里滴答作响。

她转身,看着身边睡得安稳的乔然,心口却在无声地挣扎。

她闭眼,脑子里却浮现出实验室的光景:离心机的嗡鸣声、金属材料的冰冷,还有自己年轻时相信“人生可以有另一种走法”的念头。

春天让人想起可能性。她想,如果自己留在美国,会不会过着另一种日子?

乔然却在这个时候,把婚姻的计划进一步推进。

她拿着行程表,摊在客厅的茶几上:“小瑜,我已经确认了预约。我们月底去美国,先完成登记。回来再办婚礼。”

宋佳瑜指尖摩挲着那张纸,心里生出一股无法言说的窒息感。

行程表上的每一行都精确得像并购时间表:航班、酒店、律师、证婚人……一切都安排得天衣无缝。

她的未来被写成了一份 excel,干净,却不留余地。

“好。”她轻声回答。

春雨连着下了三天。江边的风潮湿得像一条长长的网,罩在人身上。

陈知在 Strategy 的会议上展示了第二版 SEA 进入报告。

她站在投影前,语气沉稳:“我们需要考虑文化差异带来的市场进入障碍。尤其在东南亚,分销商的关系链比数字更重要。”

宋佳瑜盯着屏幕上的数字,耳边却只剩下陈知的声音。她心里知道,这是一张职业的网,理性、克制,却在某个角落暗暗延展,伸向她。

会议散去时,陈知把文件夹递到她手里。那一瞬,四目相对。空气静得像整个春天都停了下来。

晚上,乔然从外面应酬回来,身上带着淡淡的酒气。她靠在沙发上,目光打量着宋佳瑜:“怎么了?”

“太累了。”

“是吗?”乔然的眼神锐利,却在最后收回锋芒。她轻轻靠过来,声音温柔:“小瑜,你放心,我会把一切都安排好。”

宋佳瑜抱住她,像抓住最后的安全感。可她知道,那张无形的网,正在春天的空气里,一点点收紧。

春天的花开花落,从不等人。

玉兰谢了,海棠开了又落。

江边的草地生出新绿,夜里的空气比白天还要潮湿。

宋佳瑜在这样的流逝里,感觉自己被困在两张不同的网:一张是乔然的爱与掌控,另一张是陈知的克制与暗涌。

两张网交错在一起,把她困在春天的中央,进退两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