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自《今日艺能》十二月十日号的报道。
『在现今社会,不分男女老少,没有人不知道广濑祐这名少年。
今年十月,他以史上首位男性学生会长的身份,就任于包含国中、高中在内的学校学生会。(※1)
这件事不仅在同月发售的《富士周刊》上报道,还刊载了本人的独家专访。
不过,看到事前宣传广告的人,大多不相信这是真的。
本杂志记者也是其中之一。
周刊《富士》与《富士新闻》的传统,是偏向政府与保守执政党。
难道不是政府推动的男性人权保护以及男女亲和路线的旗手所创造出来的偶像吗?
如果是知名度低的年轻男性艺人伪装成高中生,那倒另当别论,但记者甚至怀疑这是捏造出来的虚构人物。
然而,周刊《富士》的报道上,堂堂正正地刊载了照片与本名。
这令人惊讶。
没有男性会以本名出现在媒体上。除了部分公职人员,照片与姓名都会尽可能不公开。
即使是艺人,也几乎都使用艺名,隐藏隐私。”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名高中一年级(十六岁)的少年接受了杂志的采访。
而且还是个无可挑剔的美男子。在女性采访者面前,他面带笑容,落落大方地回答问题。
记者周围也不断出现被照片中的广濑学弟迷住的人。
即使在街上问路人,也经常听到“只看一眼就变成粉丝了”、“想见他一面聊聊”、“可以的话想跟他有亲密关系”这类的声音。
这么一来,会想更了解广濑同学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然而,除了《周刊富士》与《埼央新闻》——埼玉县内以及邻近县外的市町村才能买到的当地报纸——转载了相同内容之外,其他报社与电视台不管怎么申请采访都被拒绝。
十月、十一月举办的彩陵学园高中运动会、文化祭(彩陵祭)上,获准采访和摄影的也只有《周刊富士》和埼央新闻。
男女合校允许采访本来就是特例,刊登特辑报道的两份报纸似乎卖得飞快。
本杂志也为了采访本人,不只向她就读的高中,也向经营彩陵学园的彩邦集团事务局询问过,但都遭到无情的拒绝。
这样其他媒体会发出不平与不满的声音也是没办法的事吧。
全国的女性都渴望年轻男性的资讯。
更何况,广濑同学现在比一般男性偶像更受欢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既然如此,他应该可以回应读者的期待。
本刊继续询问他是否愿意接受采访,但希望渺茫。
因此,为了回应读者的期待,我们取得了他的照片。
“在彩陵祭上,似乎有人用望远镜拍到祐在操场上巡逻的照片。两张照片的尺寸是全页的四分之一,从包围他的女学生缝隙间拍到祐的斜前方和侧面。”
他的住处没有被公开。
与其说是彩陵学园高中,不如说男女交流促进会这个团体是官方窗口。
男女交流促进会的主要活动内容是为全国男女合校制定男女交流计划,并进行指导。其母体是丰田咲弥纪念财团。
说到丰田咲弥,虽然他去世已经16年,但至今仍会在电视和杂志上被制作成特辑,是日本最有名且传奇的人物。
我想应该有很多读者都很熟悉,所以详细经历就省略了。
总之,他不仅在日本国内,甚至在世界各国都广为人知,每年的忌日都会在各地举行追悼集会。
丰田咲弥纪念财团是以那位人物的妻子、情妇、女儿为中心,为了将咲弥先生的遗物与业绩永久保存而设立的财团法人。
如同男女交流促进会这个团体继承并推广咲弥先生的遗志,也是活动方针之一。
咲弥先生生前与政府执政党与大企业相关人士关系密切,据说对1970年代~1980年代的政府政策有强烈影响。
虽然没有结婚,但有力人士的女儿怀了咲弥先生的孩子,两人秘密生下小孩。这是当时煞有介事的传闻。
或许因为有这段经历,据说财团至今仍握有强大的人脉。
不论是有形无形,咲弥先生的遗产可以说至今仍透过财团发挥作用。
这样的团体负责支援广濑同学。
会想怀疑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隐情也是难免的。
在这个世界上,年轻男性有避免出现在人前的倾向。
然而,广濑同学不仅一年级就当上学生会长,还接受杂志采访。
该怎么评价这位罕见的少年呢?
本杂志从关于他的有限情报中,反复检讨。
结论。广濑祐就是丰田咲弥的继承人!
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广濑是丰田咲弥的儿子。(※2)
而且,广濑的经历除了周刊富士的采访报道内容——出生地不明,在埼玉县长大。家人有母亲和姐姐。没有父亲——以外没有公开。。
本杂志的推测如下。
咲弥的儿子中,名为祐的孩子天赋异禀。
外表俊美,个性开朗不畏缩,不怕女性。反而喜欢女性。
虽然不知道是先天还是环境造成,他继承了咲弥的资质。
不过,如果知道他们是父子,会有很多麻烦,所以咲弥假装他们没有关系,养育他长大。
然后,进入男女合校的高中就读,同时成为继承人的第一步,加入学生会——从对同校学生的采访中,可以得知他从四月开始加入学生会——累积半年经验后就任学生会长,这是目前为止的流程,毫无疑问。。
广濑作为学生会长,过着忙碌的日子,他经常造访位于都内的财团设施,显然与财团关系密切。
请看这张照片。
“在昏暗的地下停车场,远处疑似祐的男性被警卫包围,和身穿白色套装的高挑女性轻轻拥抱的照片”。
身穿白色套装的褐发女性是咲弥先生的女儿之一S小姐,和广濑同学关系亲密。认识财团的人这么说。
如果广濑同学是咲弥先生的儿子,两人就是亲姐弟或异母姐弟,但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两人超越姐弟的亲密关系。
从依依不舍的模样来看,两人的关系超越了生意和血缘,完全是男女关系。照片显示了这一点。
彩陵学园高中事务局拒绝了关于广濑同学的采访。
取而代之,我们试着向女学生打听广濑同学的情报,但没能打听到详细内容。
不过,许多女学生崇拜广濑同学似乎是事实。
某大报的采访中,已经揭露他有三名未婚妻。
十六岁就有三名未婚妻这件事本身就很惊人,但据说广濑同学除了未婚妻之外,还和现任学生会等许多女学生关系良好。
从这些来看,广濑同学果然会像咲弥先生那样,和许多女性交往,生下孩子吧?
目前对彩陵学园的女学生和他背后的财团相关人士有利。
说不定他已经透过财团和政府执政党及企业相关人士搭上线了,这样想会不会太穿凿附会了?
换个话题,上个月有则女演员筒井贵子怀孕的惊人报道。
说到筒井贵子,她是以咲弥先生最后的情妇闻名。
筒井贵子很早就以童星身份加入演艺圈,但十几岁后工作就变少了,没有大红大紫。
因此她为了快速成名,硬是逼咲弥先生成为情夫,这是众所皆知的传闻。
经过生产育儿,她在二十岁后半回归女演员身份,饰演坏女人、反派角色的演技获得好评,她演出的连续剧也大受欢迎。
这样的她隔了十六年怀孕,实在令人在意,但对方是普通人,所以没有公开。”
这时我想到一种可能性。
对方会不会是广濑?』
透过财团介绍认识时,或许没有那种打算。
但筒井贵子看上广濑,硬是逼他发生关系了吧?
没有任何证据,只是臆测……
如果和咲弥先生一样,不介意对方好女色,也不在意年龄差距,那么是否能给在三十四岁之前,过着与男性无缘人生的记者一个接近广濑小弟的机会呢?
【注释】
※1.学生人数较少的国中・高中没有学生会。取而代之,每个学年似乎都会设置学年委员或班级委员等负责统筹的职位。
※2.咲弥先生的孩子目前实际人数不明,但一般认为有两百人左右。其中,男性应该有十人以上。
目前能确认的,只有姓氏依然是丰田,担任财团职员的人物。此外,似乎还有人成为政府机关的职员,或是在男女合校担任教师的人物。』
◇ ◆ ◇ ◆ ◇ ◆
“不行,不行!这样根本写不成报道!”
几张原稿纸被粗暴地扔在地上。
“咦……我觉得很有话题性啊。”
“盯上广濑祐的警卫这部分还可以。但只是在摄影棚的停车场目击到相似的人物,太薄弱了。没有取得本人的目击证言,或是工作人员的证言吗?”
“唉,完全没有男性目击证词。而且工作人员似乎被下了封口令,完全不肯透露消息。”
“想办法突破这一点,不就是你的工作吗!”
“应该说,要是这么简单就能问到消息,早就刊登在大报上了吧~”
“大报和我们家的预算和人员都不一样,所以要靠毅力决胜负!”
这是在东京都内一栋小大楼的三楼设立办公室的小型出版社。
公司的招牌是名为《周刊娱乐实相》的周刊杂志。
即使放在便利商店或书店,也顶多只有几本。有些店家甚至没有在卖,是小众的周刊杂志。
发行量顶多两、三万本。在周刊杂志排行榜上也是从下面数起比较快。
因此,包括刚才否决原稿的总编在内,专职编辑只有五名。加上兼任其他部门或打工的人,勉强维持运作。
“哎呀,如果真是这样,那还真有趣呢。”
“你是笨蛋吗?不要用愿望写报道。这种东西去写小说啦。”
“原来如此!喜欢女生的男高中生进入演艺圈,被大牌女星和当红偶像吃干抹净,连鸡鸡都来不及干。不知不觉间,女艺人全都怀了他的种,进入怀孕休养期……写成小说会卖吗?”
“别当真啊!”
眼前的部下进公司第二年。因为年轻,点子很新潮,文章也写得不错。
不过,能不能成为畅销报道就另当别论了。
以事实为本,用臆测和偏见充实内容是常用手段。
只要标题够耸动,就算内容有一半以上是虚构,读者也会拿起来看。
如果净是些没经过多少查证,完全靠臆测写成的夸大报道,读者就会转向。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查证。
比起写这种赤裸裸地表达愿望的小说,得让她好好学会工作的基本功。
在这条路上干了二十年的老练总编,面对一脸呆相的部下叹了口气。
刚才她看过的原稿标题是《追查演出当今热门Wish广告的神秘男子!双胞胎怀孕对象是那位广濑祐吗!?》。
艺人丑闻自不用说,还有与男性有关的话题、政治家丑闻、大事件、灾害、社会流行……
为了增加发行量,每家周刊杂志都拼命寻找能吸引读者的题材。
其中,十月就任史上首位男学生会长的广濑祐,接受周刊富士的独家专访,这件事造成了冲击。
周刊富士卖到缺货,创下销售纪录,各家电视台与报社也紧接在后追着祐跑,但他守备极为森严,无法取得照片与本人谈话,只能写出不值一提的内容。
面对未成年的一般男性,也不能用“国民的知情权”硬上,大报社很快就放弃了,改追其他话题。
其中仍有几本八卦杂志没有放弃,继续追着他跑。
只要能掌握祐的独家新闻,销量就会翻两、三倍,不,是十倍。
感觉能中大奖的题材,不能这么轻易放弃。
其中,艺能TODAY这本周刊杂志搞砸了。
掺杂难以置信的臆测,最后以记者的愿望作结,这些都还好。
问题是刊载了几张明显是偷拍的照片。
——祐与沙月、宏美密会后,离开停车场时,有两名摄影记者埋伏在外。
其中一人骑着机车逃走,被警卫瞳子阻止,但另一个人则成功地从车窗偷拍到了祐。
由于事前没有告知,读者没有马上发现祐的照片被刊登在杂志上,但有人在店里拿到杂志后,口耳相传,使得杂志在三天内销售一空。
紧急加印的号外也在几天内销售一空,引发话题。
财团当然强烈地向出版社抗议。
出版社一开始还闪烁其词,但财团表示不惜诉诸法律手段,出版社便在下一期刊登道歉启事,并主动回收杂志。
此外,也发出公告,要求自由摄影师向警方自首。
但是,杂志在店里已经销售一空,购买的读者也不可能退货,摄影师也销声匿迹。事实上,出版社等于赢了就跑。
但是,财团不可能就此罢休。
新年刚过,演艺today就因为诸多原因而停刊。
出版社没有学到教训,从三月起,同一个编辑部创刊了《艺能每日》这本周刊杂志。
在创刊号上,他公开表示出版社受到压力,宣告要为了言论与出版的自由而战。
不过,艺能每日并没有持续太久。
出版社本身因为遭到拒绝进书而受到打击,原本就经营困难,经营状况更加恶化,三月底就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