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偷娶潘金莲

所谓的“百日”,就是去世一百天。

对于潘金莲来说,这个日子意义重大。

在“百日”之前,她还是武大的老婆。

白天要对着灵牌举哀,晚上要想着灵牌入睡。

吃饭要素食素菜,穿着要白衣白鞋。

不能笑不能乐,不能唱不能跳。

等到“百日”那天,还要请和尚、道士做法事,程式复杂细节繁琐。

普通人家要三天左右,有钱人则会更长更复杂。

直到把“亡人牌”烧掉,才算取得“再嫁”的资格。

潘金莲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屋子里鬼气森森,到处都有武大的影子。

吃饭时跟着上桌,睡觉时跟着上炕。

“百日祭”定在八月初十,算起来也没有几天了。可越是接近那个日子,她越是觉得惶恐不安。

早前她特别渴望能嫁进西门,现在却有点犹豫不决了。

就西门庆那副臭德行,嫁过去能有什么幸福可言。

可她不嫁西门庆又能嫁给谁呢?

谁又敢娶她潘金莲呢?

这回既没放鞭也没放炮,直到天完全黑了下来,一顶小轿才悄悄落地。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一副做贼心虚的下流样。

她是自己上的花轿,身边连个搀扶的人都没有。

一路上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只有大白猫偶尔喵上一声。

街坊邻居都在门口看着,一个个指指点点的,感叹世风之日下。

她知道别人会怎么议论,但也只能假装听不到了。

现在是非常时期,她不敢也没法计较。

西门庆对她还算重视,特地把堆生药的小楼腾了出来。

小楼盖在花园里面,外面有个小院子。

院子里拴条大黑狗,廊下还有一架鹦鹉。

周围花草繁茂,环境非常清幽。

西门庆又买了一张黑漆欢门描金床,一顶大红罗圈金帐幔,宝象花奁妆。

桌椅、板凳也是新的,还有两箱新衣服。

另外又买两个丫头,一个叫春梅,一个叫秋菊,总共花了十六两银子。

这是西门老婆的标配:吴月娘是玉萧和小玉,李娇儿是元宵和中秋,只有孙雪娥没有丫头。

尽管孙雪娥没能成功升格,但她还是排在了第五。

她也不敢要求什么,大、小是尊卑有别,而排序取决于进门早迟。

孙雪娥被收用好多年了,到现在还是“姑娘”。

丫头不是丫头,小妾不是小妾。

说是丫头吧,她有单独住处;说是小妾吧,又没人管她叫“娘”。

按照规矩,第二天要给吴月娘等人“奉茶”。

这是要给别人下跪的,借此传达做小的卑微与顺从。

她对吴月娘没有不服,而且表现相当谦恭。

为了给家主留个好印象,她还特地打扮一下。

这身衣服是她自己缝制的,从头到脚都是大红色,看上去跟新嫁娘似的。

这样一弄效果果然很好,早前吴月娘还有疑问,现在才明白西门庆为什么要大动干戈了。

潘金莲确实称得上美艳绝伦,那模样有种说不清的妖娆。

特别是那双眼睛又大又媚,那是看山山青看水水绿,看了石头能变黄金。

男人见了是魂飞魄散,女人见了却无地自容!

潘金莲不仅长相艳丽,身材也很高挑。

说是挺拔吧,又有点婀娜;说是丰满吧,又有点柔弱;说是高贵吧,又有点风骚。

这就是所谓的“尤物”!

不害人则害己,反正不会安分。

潘金莲也在悄悄观察,这种观察不仅是比较,更是在寻找自信。

吴月娘是银盆大脸,长眉细目,通直鼻梁,薄唇小嘴。

这种长相标准是标准,端庄也很端庄,只是少了点什么。

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该有的好像都有了,但有了和没有也差不多。

这种女人要是供在庙里,可以当作菩萨拜了。

也许大老婆都要这种长相吧,不然镇不住一家老小。

潘金莲先给吴月娘磕了头,又依次拜见李娇儿、孟玉楼和孙雪娥。

李娇儿到底是“专业出身”,一对豪乳是勇不可当。

可惜腰身也有点粗了,估计搂着有点费劲。

孟玉楼的小腰倒是很细,可身上也没有肉,那抹曲线更是微不足道。

在这四个老婆当中,只有孙雪娥稍有威胁,一张小脸嫩得像花骨朵似的。

只是目光始终怯生生的,一看就是当丫头的命。

看完了四个老婆,她又审视一番丫头。

玉萧不愧是上房大丫头,那张脸比吴月娘还要“端肃”,冷森森的透着一股杀气。

而元宵则是李娇儿的扩张版,胸前像是揣了两只兔子。

兰香比孟玉楼更加简约,乳房还没怎么发育。

说起来还是春梅最俏,那眉眼比她还要精致。

论起综合实力,自然是她们主仆最强了,只是这丫头能和她贴心吗?

想要在西门大宅站稳脚跟,就得跟大老婆搞好关系。

别人的蜜月都想着男欢女爱,她都花在溜须拍马上了。

有些东西是不能挑战的,不然结局会很悲惨。

好在她是使女出身,察言观色是她强项。

只要闲着没事,她就到上房做针线。

不该拿的强拿,不该做的硬做,还一口一个“大姐”,喊得吴月娘美滋滋的。

吴月娘自然要投桃报李,衣服、首饰都拣心爱的送。

至于其她几位,相处还算融洽。

李娇儿对谁都淡淡的,每天出来坐一会儿,然后就回房数钱玩了。

这是她的职责,也是她的嗜好。

李娇儿是管钱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孟玉楼和她倒是很投缘,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什么衣服鞋子,什么珠宝首饰,观点、品味都很接近。

不时还送点鞋面布,或帕子、汗巾之类。

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那份情意不容抹杀。

孙雪娥大多待在厨房,有时还要上灶炒菜。

偶尔过来一下,也是匆匆忙忙的。

对她还算恭敬,见面都喊作“五娘”。

这在西门大宅算是特例了,按理说应该喊作“五姐”的。

孙雪娥地位有点尴尬,大家都当她是“准四娘”。

因为没有摆酒,只能和通房丫头一样称呼。

这让她有种别样的满足,也对五娘的身份有了认同。

不管大小都是娘啊,是主子就高人一等。

猜你喜欢